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接种疫苗仍是强化疫情防控的有效手段。近日,我市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加强针有必要打吗?加强针该如何接种?市疾控中心纪委书记张艳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
新冠病毒疫苗和其他很多疫苗一样,在接种过之后,随着时间延长,部分人的抗体水平会有一定程度下降。为了维持和提高抗体水平,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需要再接种一次,也就是加强针。加强针是为了巩固和提高疫苗效果再次接种的疫苗,从疫苗本身来说,和第一剂、第二剂使用的疫苗是一样的。打加强针可以使抗体水平更高,维持更长时间,保护效果更好。
我市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以来,不少市民有疑问,加强针是否安全?应该在哪进行加强针接种?张艳说,加强针的安全度和之前使用的第一针和第二针是一样的,是安全、有效的。完成全程接种满6个月的18岁以上人群,可进行加强针接种,接种时可到原接种点接种,也可就近选择接种点接种。
记者了解到,目前,供应我市可打加强针的疫苗有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北京科兴公司的灭活疫苗,建议使用原来疫苗的同种类疫苗进行加强免疫。如果第一针和第二针疫苗一样,继续用原疫苗进行加强免疫;如果第一针和第二针不一样,优先选择跟第二针相同的疫苗进行加强,或者选择和第一针相同的疫苗进行加强免疫。使用腺病毒载体疫苗接种的人群,仍使用原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张艳说,加强针实施全民免费政策。根据相关研究结果,加强免疫14天后,抗体水平是原来的10倍至30倍,6个月后能维持在较高水平,并且对德尔塔等变异株有良好的交叉中和作用。现在还没有接种过新冠病毒疫苗的,或者没有打第二针的,都要及时去接种,完成全程免疫。
加强针接种过程中,我市优先对重点人群开展加强接种。重点人群包括:1.感染高风险人群,包括职业暴露风险较高人群,如涉冷链物品的装卸、搬运、运输等相关人员,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医疗卫生人员等;有在境外感染风险的人群,如因公、因私出国工作学习人员等。2.保障社会基本运行人员,如社区工作者、机关事业单位中直接对公众提供服务的人员。3.维持社会正常生产、生活运行的人员,如水、电、暖、气相关人员等。4.社会基本运行服务人员,如交通、物流、养老、环卫、殡葬、通信相关人员等。接种前,需要携带身份证等相关证件,作好个人防护。接种后,按规定留观30分钟,如发生疑似不良反应,及时报告接种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