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承载历史、记录发展、见证改革。每一件档案都镌刻着丰厚的历史记忆,记录着一个城市发展的沧海桑田。在我市,有一件象征着焦作城市精神的标志性雕塑——“腾飞”,这个雕塑屹立在民主路和建设路十字路口,30多年来腾跃飞升、气势如虹。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从档案馆中查询、整理了部分资料,与广大读者共同回忆和感悟我们记忆中的“腾飞”雕塑。
1984年,为了营造改革开放氛围,焦作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开会决定,要在城区重要部位建设符合时代主题的城市雕塑。当时,确定要建设两个雕塑,一个名称叫“腾飞”,一个名称叫“开拓”,“腾飞”建在焦南,“开拓”建在现在的万方桥处(后因其他原因,没能实现)。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市协调市文化局、市文联、市城建局成立了市城市雕塑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文化局具体负责城市雕塑的筹建工作。
为了慎重起见,设计的任务委托给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省雕塑艺术创作室。一批有实践经验、有影响的雕塑家先后来到我市实地考察,设计出了12件立体小稿和5幅画稿。在样品评审会上,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代表参加了评审。经过审定,最终确定采用省雕塑艺术创作室工作人员杨奇瑞设计的“健人骏马”作为“腾飞”的原型。但是原作品中设计得人有点胖、马有些肥,当时的雕塑办主任张福海建议,为了突出轻盈、飘逸的动感,希望把人和马设计得再瘦一些,而且他认为这尊雕塑的高度要在12米以上,否则其美感就会受到影响。后来,这些建议都得到了采纳。几经修改之后,“腾飞”的最后形象被敲定。
夸大变形的马尾巴与站立的马身在外轮廓上构成抛物状的流线型,不仅使雕塑的大造型具有现代感,更增加了雕塑的稳固性。驭马人向后甩直的头发,夸张变形的马鬃的动态,使人联想到高速运动中风的作用,勾回的马头使人感到动作在继续,在延伸,一曲一伸的前蹄虽然有悖常理,但与勾回的马头却组成一种和谐的造型美。变形马和与之相适应的块状肌、几何图形的骨骼及金属材料的质感、流线型的大轮廓共同构成了雕塑的现代感。这一雕塑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升腾感,更具象征性。以“瘦”形物象为素材,使整座雕塑具有轻灵飘逸之感,较好地解决了“腾飞”所必须具备的那种腾跃飞升的气质。
作品确定后,随即就进入了雕塑的小样、大样、模具的制作阶段。当时受条件限制,我市没有哪家企业能做这些工作,只好由郑州市邙山风景游览区雕塑室负责。经过工作人员5个多月的制作,长12米、高13米的模具终于做好了。
拉模具那天,我市派出5辆大卡车和某部队一个排的战士赶往郑州。由于模具体积较大、体重较重,加上路况不好,车辆在路上走了整整一天才运回焦作。
在那个年代,铜板非常紧张,在社会上根本买不到,我市又通过省政府做工作,从洛阳拉回了一些铜板。雕塑的制作工作由当时的焦作矿山机械厂来完成。矿山机械厂抽调自己优秀的技术力量实施这一工程,副总工程师刘宝生同志从抗倾斜、抗雪压、抗风防震计算到铜板锻敲、内骨架钢梁设计、现场吊装等各个环节,与工人一起日夜奋战,仅用4个月便完成了这座当时我国最大的缎铜雕塑。
我省著名书法家陈天然为雕塑手书“腾飞”两个大字。
1985年12月30日,是腾飞雕塑揭幕的日子。那一天,现场挤得人山人海,很多人来看这一壮观场面,不少县里的人也专门赶来了。揭幕仪式非常隆重,我市专门请来了全国雕塑办和省建设厅、文化厅等部门的领导,全国雕塑界三大元老之一邵竹康也应邀前来。时任副市长的张汉英在揭幕仪式上说,腾飞雕塑的建造,是我市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象征我市人民建设家乡、振兴焦作的意志和愿望,集中体现了全市人民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风貌,也是我市从过去那种简单的生活建筑向现代化城市建设转移的新起点。《人民日报》、《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等22家国家、省市级报刊都发有“腾飞”雕塑的大照片对此予以报道,许多外地的媒体也纷纷前来报道此事。
“腾飞”雕塑表现了一种势不可挡的前进力量,是全市人民建设焦作、振兴焦作的象征,是时代精神的标志,时至今日,仍是焦作城市的标志性建筑。